联系热线:010-5231-2302

首页 > 科研动态

一喝水就想尿和经常喝水却没尿,到底谁更健康?

浏览量:4899 2020/11/26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睡觉前喝了点水,躺下没一会就尿意来袭。只得赶紧起床上厕所,好不容易积攒的睡意瞬间没了。一天两天这样,你还能接受。可日复一日这样循环往复,你开始怀疑到底是不是自己肾有问题...


医学研究认为,正常人每天的排尿量为1000~2000毫升。因为一个正常人每天有35~50克的代谢产物和盐类物质需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而溶解这些固体物质最低水量大概需要500毫升,所以每个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00毫升尿。

如果刚喝完水,人体在1小时后会达到排尿高峰,一般每次正常的尿量大约是300-400毫升。换算一下可知,人类平均一天排尿次数大致在4次左右,不过,这只是个理论数字。据观察,大部分健康成年人一天要排尿6~8次,其中,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

如果排尿次数经常明显增多,就可以定义为尿频。如果夜尿经常超过两次,就是夜尿增多。当然,尿多尿少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喝水多了,尿就相对较多;出汗多了,尿就相对较少。


一喝水就想排尿怎么回事?

一般说到尿频,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肾虚。对于广大男性同胞而言,肾虚是个十分不友好的词,所以很多时候即使尿急也刻意控制着。其实,大部分尿频和肾没太大关系一般只有尿频和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高的同时,肾才可能有问题,所以不必一尿频就想到肾虚。一喝水就想排尿,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细菌感染这里的细菌感染指的是泌尿系统被感染,一旦泌尿系统被细菌感染就容易出现尿频的现象。不过与此同时还会出现尿痛和尿不尽,所以没有尿痛和尿不尽不需要太紧张。


膀胱括约肌太松正常情况下,膀胱括约肌都比较有弹性,所以能够储存比较大的量尿液。但是孕妇和产后妇女等,因为产道的损伤和盆底肌肉的松弛,导致膀胱括约肌松弛。这个时候,稍微积累了一点点的尿液都会使膀胱括约肌感觉到负担,接着向大脑传递想要排尿的信号。 


天生膀胱小有些人天生的膀胱就比较小,导致储存了一点点尿液都会觉得有负担想要排尿,一喝水自然就想排尿了。


神经性尿频这里指的是心理因素,一般和紧张、焦虑等有关。比如你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或者考试,两三个小时内不能上厕所,这个时候你就提前上厕所试图把尿排干净。此时,你越是紧张焦虑,尿频的症状就越明显。


血糖水平高血糖水平高的人一般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也会减弱,尿液中糖分就会增多,与此同时尿液就增多了。所以,这个时候即使不怎么喝水,也会频繁上厕所。

比如糖尿病人,就是排尿次数多,且尿量也不少。(三多一少哦)


喝水多却没有尿意是怎么回事?


天生膀胱比较大最有可能的就是天生的膀胱比较大,导致能够储存的尿液比较多。


有憋尿习惯有的人因为工作等其他原因,需要经常憋尿。这就导致他们的膀胱敏感度会降低,所以喝水后不会那么快产生尿意。


爱运动的人爱运动的人往往消耗能量和水分的速度都比较快,所以水在进入体内后被很快代谢掉。加上运动导致的大量出汗,所以尿意就没有那么明显。


处于极度缺水状态当人体处于极度缺水状态下补充水分时,肾小管会吸收掉大量的水分,这个时候形成的尿液自然就少了,尿意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疾病原因在临床上,能够引起尿量减少的疾病有不少,如肾脏功能下降、尿路堵塞等。而病理性的尿量减少又分为:少尿和无尿。 如果24h尿量少于400ml则是少尿,突然出现少尿症状,可能是急性肾功能衰竭。24h尿量少于100ml则是无尿,持续性出现无尿,则可能是尿毒症。所以,一旦突然出现喝了很多水却没有尿意,并且身体还有其他不适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看看。


健康喝水方法


喝白开水人需要很多水分,日常不喝水的话,会口渴影响代谢。在众多的解渴饮料中,选择白开水是最健康的。如果是其他饮料的话,要买糖分过多,要么废物多,吃了不利健康。


喝水要适当喝水要适当,虽然有人说要多喝水身体代谢能力才会提高,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有些人代谢能力低,大量喝水的话,水分排泄不出去,大量堆积在身体里面,很容易伤胃的。所以说,喝水的时候不要盲目跟着别人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果你出汗多,排尿也多,则要多补水,才能弥补出汗和形成尿液的水分量。


2个小时喝一次水大家喝水的时候,最好间隔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而且每次喝水的量大概在300毫升左右。因为人们喝水之后,吸收到血液中大约需要八分钟的时间,大部分的水杯肾脏排到膀胱里则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才够。当水分进入膀胱之后,就是你开始补水的时候。


中科启帆医学编译是医学领域高端科研服务平台,专注于:SCI论文修改/翻译/润色SCI论文评估投稿科研服务生物医学研究科研课题设计开课报告等服务,协助广大医务工作者顺利完成基础医学研究。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业务咨询

招聘咨询

招聘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