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发展迅猛,看病就医的关系也变得愈加错综复杂,总会有那些个难弄的病人给我们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加墨添彩,他们总是语出惊人,让人咬牙切齿却打不得骂不得。
一起来看看那些经典语录~
我就出去逛逛, 有事打电话
此话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他们的行事态度就是散漫成性,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细细地和他说了,结果当天早上跑去逛街,直到排在他后面的手术做完了还没回来,真是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更甭说医生护士的话了。
求大爷拜菩萨似的顺利做完手术后,第二天出门喝酒去了,回来红着脸说「我就出去逛逛,医院还管我自由啊」,身上估计 50°白酒的味道,鼻塞的人都能闻到是浓香型的。
这类不听话患者的放纵无疑增加了治疗的困难系数,日常工作多了一项打电话找人。
那个网站上不是这么说的
在网上自己看病,没有医生不对这样的患者感到无奈,自己学了十几年还不如网上瞎编的一句话。
倒不是说网上的信息一无是处,但这在医生眼里,也只能算是给患者增加一点碰巧的机率罢了。
你可以网上了解一下病情基本症状需要找什么专科,也可以对一些医疗专业术语有所知悉,但要想在无查体和辅助检查的情况下靠无形的网络给你看病用药,那就是在贻误良机,拿自己的健康赌博了。
他们在门诊看病时冷不丁冒出一句「网上不是这么说的」,接着又说「网上说只要用点 XXX 药就可以了」。
恐怕这话只会让看病医生笑你无知,难道患者就不怕网上的药是哪个违背祖训的「名医」流传出来的。
花个几十元挂号求个真解,毕竟不是神农,不可能频繁地去试药。
为什么开这么多检查,为了赚钱吗?
总有小部分患者觉得自己的认知就是对的,医生的所做所为在他看来都要怀疑几分。
住个院查个全套的血、尿、便,他就说做个小手术怎么什么都要查,手上的囊肿和大便有什么关系?
有一次一个胸腹部外伤的患者,手术前后共检查了三四次 CT,他私下和隔壁床说「隔三差五地查 CT,每次都好几百,估计医生拿不少提成,手术费才一千多,检查费用了三千,八成有猫腻!」
每当碰到这样的患者,其实我们医生的心里是悲伤的,也深深向往以前物质条件拮据但医患关系和谐、信任的从医历史。
如今药品、器械、耗材管理越来越严,带量采购的袋口越张越大,哪来的回扣提成?
你也知道我们一个手术团队五六个人辛苦 3 个小时,手术费才一千多,我们也想彰显自己的专业技术价值啊。
人体还有很多的未知,用现有的医疗设备辅助诊断和治疗是常规且重要的手段,况且费用也不打入医生个人账户,医院每月也有相应的监管,请你对我们多些信任。
算命的说要 10 点以后出生
有些患者总是对科学知识不相信,认为医生总是夸大病情严重性,却对道听途说深信不疑。
最经典的是孕妇剖宫产必须要挑个良辰吉时,仿佛那样就能旺财兴家。
即便医生一再解释拖延时间可能导致手术风险的增大,但依然对牛弹琴,就是不提笔签字,患者或者家属认准死理,还说「算命的说要 10 点以后出生」。
这 10 点以后出生的孩子就一定能考上清北交复?能上福布斯榜?
每每碰到这样的患者,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嘛。
麻烦你再说一遍
有些年轻患者不管是看病还是换药还是谈话,总是直接或间接隐秘地将手机录像或录音打开,扮演起了特工角色。
可能他们认为这样能让医生重视他们,自己的权益能得到更大的保障,也不排除有人想蓄意找茬,希望抓住其中的漏洞对医生进行讨伐和问责。
每每遇到重要的谈话细节时,他们总是会说「麻烦你再说一遍」,是怕声音不够清晰吗?或者在换药的时候更是把手机镜头拉成 5 倍变焦
遇上这样的情况时,有经验的外科医生都会想方设法将双方谈话曝光于双向保障环境中,没有一个医生受得了全心帮患者诊治,而对方拿手机怼着你的脸。
我们知道难弄的患者还是少数,若是遇到这些人,尽量保持平静的心态,使其单纯地在我们的人生阅历上增添一丝经验就好。希望医患之间能彼此信任、体谅,能营造融洽、温暖的就医环境。
中科启帆医学编译是医学领域高端科研服务平台,专注于:SCI论文,修改/翻译/润色,SCI论文评估,投稿,科研服务,生物医学研究,科研课题设计,开课报告等服务,协助广大医务工作者顺利完成基础医学研究。